焦点速讯:吸引人才到村 带动村民增收 贵州凯里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
核心阅读
去年起,贵州凯里实施“三村工程”,力争3年引进100家企业兴村,吸引1000个能人回村,推动1万名市民到村,开辟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通道:企业进村,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,带动群众就近就业;鼓励、引导、支持能人、市民,带上资金、技术和新理念,服务乡村,促进乡村发展。
【资料图】
春日,一束束阳光穿过枝丫,洒向苗岭深处,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。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,汇聚在乡村这片热土上,运营农贸市场,打造茶旅融合,探索林下养菌……
乡村振兴,离不开人才支撑。
从离乡到返乡,号召人才扎根田野;从输出到引进,畅通城乡要素流通。去年起,贵州凯里实施“三村工程”,力争3年引进100家企业兴村,吸引1000个能人回村,推动1万名市民到村,开辟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通道。
创新经营模式
盘活闲置资源
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。
在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,说起曾经的农贸市场环境,吴妹连连摇头。作为凯里最大的农村赶场地,种菜的、养鸡的,哪怕量再少,也能在这儿换成钱。图着交通便捷,配有大量摊位,一次赶场至少吸引两万人。但是,方便之余,问题也不少。
“赶场的人太多,路再宽也拥堵;几百个摊位缺少管理,垃圾、污水、异味,不是啥新鲜事。”吴妹一直经营自家肉摊,每逢赶场出摊,生意倒也稳定,但杂乱的环境难免让人不适。
下司镇不是没想过改变。
2017年,一栋三层的农贸大楼拔地而起。就在群众满心欢喜之际,承建方却因资金短缺,导致工程停滞。“主体框架完工,只剩内部装修,结果一拖就是5年。”下司镇党委副书记陆阳有些无奈,随着凯里探索实施企业兴村工程,发挥企业引领带动作用,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局面迎来转机。
去年年初,在政府撮合下,在外创办公司发展五金加工的文兴勇,扎根清江村,当起“新农人”,带领村民经营农贸市场。
“我重新成立公司,负责经营农贸大楼和周边市场,之前的承建方以及清江村按比例参与分红。”聘请设计院合理规划功能分区,优化改造交通流线减少堵车,文兴勇投入1000余万元,560个固定摊位、1000多个临时摊位、200余个门面店铺被一抢而光,“群众只需缴纳少量租金,现在正进行二期改造,很快能新增上千个摊位。”
创新经营模式,盘活闲置资源,带动群众增收。搭乘20分钟的公交,从市区来此采购的市民不在少数。干净卫生、价格稳定、出行方便、秩序井然,农贸市场的新生,令清江村的人气越来越旺,摊贩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。
去年8月,吴妹如愿搬进农贸大楼,继续经营肉摊。相较以往,租金涨了一点,但吴妹选择了多交半年。“一天下来,纯利润接近300块,肉价倒没咋变,关键是人更多了,需求量大了。”
这种改变并非特例。截至目前,已有93家企业进驻凯里农村,吸引社会资金10322.7万元,充分发挥农村闲置房、生态、文化等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,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782人。
发展特色产业
带动群众就业
做过服装,种过水果,办过企业,长期在外打拼,王晓兰涉足过不少行业,但凭借敏锐的嗅觉,总能赚到钱。日子一长,逐渐成了家乡父老眼中的能人。
作为凯里市大风洞镇青杠林村党支部书记,罗大芝求贤若渴,想抓住能人回村工程,建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。听闻王晓兰逢年过节要回老家,她总要上门打探,一个人不行就带上村支两委干部。几番争取,终见成效。
“在外漂久了会累会乏,况且家乡发展正爬坡过坎,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空间。”2020年初,王晓兰回到青杠林村,一眼相中其中一片荒山。请来农业专家帮忙把关,结合土质和气候,确立茶产业的发展方向。
平整荒坡、旋耕放线、打点挖窝……王晓兰通过自身人脉,从浙江安吉引进白茶苗,2021年种下900亩。为了掌握种植、管护技术,她组织工人先后6次奔赴安吉,又多次辗转省内平塘、湄潭、丹寨等地,拜师学艺。去年8月,当地政府牵线搭桥,茶园成为贵州大学茶学院的产学研基地,进一步解决技术难题。
“像王晓兰这样的能人,有实力、会管理、懂经营,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,精准提供服务。”大风洞镇党委书记叶齐齐表示,通过腾退闲置厂房,青杠林村帮助解决加工难题,镇里还新修4.7公里的产业路,将整个茶园逐一串连。
去年,总规模1500亩的茶园迎来采摘,每天300多名工人来回穿梭。“大多数工人是留守妇女和老人,哪怕农闲,每天也有100多人帮着除草施肥,工资从100元到150元不等,一个月下来能挣不少。”王晓兰说,有时碰到用工缺口,还得让周边村寨补位。
随着政府配套的灌溉设施逐步落地,今年预计成品茶达3000斤,产值超过300万元。眼看发展势头越来越好,王晓兰萌生了新点子,“这里有山有水,产业成形,适合打造农旅一体化发展,定能带动更多群众增收。”
鼓励、引导、支持能人带上资金、技术、人才和新理念参与乡村发展,凯里逐渐尝到甜头。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能人信息库,共有能人1247名,涵盖各领域各行业,组织召开能人座谈会406次,收集到村寨规划、产业发展等意见建议183条。
培育新型农民
激发农村活力
放下好端端的城市生活,转身当起“新农人”,旁人是一脸不解,王嘉倒一身干劲。
“现在搞乡村振兴,农村一天一个样儿,个人发展机会多。”在旁海镇水寨村,王嘉最初只想租块地,专门做园林绿化,不料周期长、见效慢、投入大,资金周转压力不小。
脑筋活泛的王嘉,没有眼巴巴地干等,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林下,谋划以短养长:对村民来说,除了养鸡,不知道干啥;但王嘉觉得,可以尝试林下养菌,而且要做经济价值高的羊肚菌。
消息一出,村民不置可否。王嘉态度坚定,直接投入170万元,用100亩做试点,同时又以每月1.7万元的高薪,从福建聘请技术员,解决技术难题。
不出所料,种植的第一年,批发商们上门抢购,王嘉净赚40多万元,逐步扩大种植规模,目前已有1100亩。地方政府也跟进配套服务,耗费上百万元完善周边基础设施。
“对村民的触动最大,当时没人相信可以做成,现在都主动来基地帮忙,高峰期一天有200多人。”最令王嘉兴奋的是,不少村民在务工的同时还主动学习管护技术,已有20多人出去单干,总规模超过100亩,一批新型农民陆续培育起来。
“到基地务工,有钱挣、有技术学,出路也就更多。”去年9月,因为孩子上学,外出打工的吴多成回到水寨,在王嘉的基地上起了班。短短4个月,基本掌握羊肚菌技术,东拼西凑7万元,把自家5亩林地种上羊肚菌,“基地提供种子、技术和市场,我们只管好好打理,一亩能赚一万多。”
从普通市民到专业人才,市民到村工程畅通了市民服务乡村的渠道,丰富了发展的载体和方式,有效促进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融合,激发农村发展活力。随着基地步入正轨,王嘉又做起羊肚菌深加工,帮助村民打开发展空间。
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下好人才振兴‘先手棋’。”凯里市委副书记王柯表示,要继续畅通企业、能人、市民参与发展农村产业渠道,激活人力、土地、金融等要素,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平衡流动,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,在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、赋能乡村振兴中探索新路子。
标签: